本科生招生信息网

咨询热线:0086-22-60216795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业介绍 >> 正文

机械工程学院

2024-06-10     点击量:

机械工程学院是学校最早成立的学院之一。学院现有“机械工程”“机械电子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机器人工程”和“智能制造工程”七个本科专业,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和“机械”专业学位硕士点。

学院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专任教师近11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达到90%以上,其中天津市教学名师2名,入选天津市各类人才计划20余人,天津市教学团队3支、天津市创新团队2支。学院现有硕士生近450人、本科生2400余人。

机械工程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特色专业、天津市品牌专业,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为天津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为天津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天津市品牌专业;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和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汽车电子工程方向为天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方向)。机械工程、机械电子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三个专业通过了工程教育认证。

机械工程学科是天津市重点学科。学院拥有“机电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天津理工大学)”“数字化制造与流程工业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天津市先进机电系统设计与智能控制重点实验室”“天津市高校服务产业‘智能制造与机器人集成’特色学科群”等一批国家级和天津市级教学、科研及学科建设平台。

学院培养素质全面、学科基础扎实、适应面广,在机械工程领域从事设计制造、技术研发、运行管理等方面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学院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办学的道路,努力拓展办学渠道。学院在多个大中型企业建有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与美国、英国、日本、波兰、芬兰等多个国家开展了国际合作。

机械工程专业

专业特色:

本专业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国家特色专业,天津市品牌专业,天津市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2018年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并于2022年第二次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本专业服务于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顺应智能化、数字化、精密化和绿色化发展趋势,面向国家高端制造业发展的重大需求,培养制造领域高新技术应用人才。机械工程专业学生前景广阔,是面向未来先进制造、高端装备发展需求所急需的研发、生产管理和创新型复合人才,是自主创业或者引领企业创新的开拓型人才,是高校或科研院所需要的具有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研究人才。。

培养目标

面向国家高端制造业发展的重大需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机械工程领域从事工程设计、机械制造、技术开发、科学研究、生产组织管理等方面工作,能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预期毕业生在毕业后5年左右能够达到如下的职业和专业成就:

1.具备人文科学素养、职业道德与社会责任感;有安全意识、法律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在工程实践中能够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因素,并能承担相应的责任。

2.掌握机械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多元知识结构,能够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对复杂工程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参与解决方案效果的评价并提出改进方案。熟悉机械工程领域的前沿技术,具有创新意识和跨专业认知融合能力。

3.在跨文化和多学科背景下,具有国际视野、以及沟通表达、团队协作和组织管理能力,能够在团队中作为负责人或成员有效地发挥作用。

4.具有自主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能适应机械工程行业的相关技术发展,能胜任当前和未来的工作,在机械工程及相关领域保持竞争力。

专业核心课程:

工程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与电子技术C、热工学与流体力学、工程材料与成形技术、控制工程基础、互换性与测量技术、传感与检测技术、机械制造技术基础I。

创新设计方向:机械CAD/CAE、现代设计方法、机械系统设计、机械产品创新设计。

先进制造方向:机械CAD/CAM、增材制造技术、机械制造装备设计、工业机器人与智能制造。

本专业招收理工类考生,学制四年,授工学学士学位。

 

积极参加各项比赛,收获满满

多姿多彩的课外生活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

专业特色:

专业为国家级和天津市一流专业建设点,天津市优势特色专业,2018年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本专业面向装备制造业,注重“机电结合,以机为主”原则,培养具备机械、电子、控制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能在机械电子控制,流体传动与控制及汽车电子控制行业及相关领域从事机、电、液一体化产品和系统的设计制造、研究开发、工程应用、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有机电控制工程方向、机电液一体化方向、汽车电子工程方向,是全国首个通过工程教育认证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目前已为京津冀和全国机电相关行业输送了逾千名优秀毕业生。

培养目标

本专业致力于培养适应国家,特别是京津冀地区机电装备制造业及相关行业的发展,能够在机械电子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机电产品及系统的研究、技术开发、设计制造和生产管理,并且具有良好职业能力的机电工程师及相关领域的优秀专业人才。

培养目标1:能适应机电装备制造业的相关技术发展,将数学、自然科学等基础知识,机械设计理论与方法、控制工程及检测技术等专业知识应用到工程实践中,能对复杂工程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参与解决方案效果的评价并提出改进方案。

培养目标2:了解机械电子工程相关领域的前沿技术,具备较强的工程设计能力,运用科学方法和观点并使用现代工具从事机电产品及系统的研究、技术开发、设计制造和生产管理等工作。

培养目标3:在跨文化和多学科背景下,具有良好的国际视野、较强的沟通交流和组织管理能力,能正确认识在项目团队中的角色定位,胜任机电装备制造业及相关行业的工作,具有自主和终身学习能力。

培养目标4:在从事专业相关活动过程中,能够全面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及环境等因素;具备较高的人文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

专业核心课程:

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机电传动与一体化技术、液压与气压传动、热工学与流体力学基础、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控制工程基础、传感与检测技术。

机电控制工程专业方向:机电系统集成技术、电气控制与PLC应用

机电液一体化专业方向:电液控制工程、液压系统分析及设计。

汽车电子工程专业方向:汽车理论、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及应用。

本专业招收理工类考生,学制四年,授工学学士学位。

2018年本专业通过工程教育认证,专业教师在申请过程中积极研讨

学生在学校开放实验室积极动手做实验,在知名企业实习基地进行生产实习

学生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优秀的学生被推免保送或考取硕士研究生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

专业特色: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为天津市品牌专业,并入选天津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坚持需求为导向,注重学科交叉融合,培养知识技能体系涵盖能源动力、电工学、力学、自动化等多学科领域,培养学生系统掌握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

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能源与动力工程及其相关领域,培养具备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的宽厚基础理论,具备能源生产、转化、利用和动力系统设计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应用能力,能从事工业节能、动力、制冷、供热、环保和新能源的设计、研究、开发、制造和应用管理等工作,具有国际视野、创新创业精神、工程实践能力、竞争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经过5年左右的工作实践,具备以下素养与能力:

(1) 能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具备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有能力并有意愿服务社会;

(2) 具备使用现代工具与现代实验等技术手段,解决工业节能、动力、供热、制冷、环保等能源和动力领域的研发、设计、制造、监检、项目管理等方面的复杂工程问题,拟定解决方案,得到有效结论,并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

(3) 具有沟通、交流与管理能力,能作为骨干成员完成工程项目运行和管理;

(4) 能适应本行业的发展趋势,具有终身学习和知识更新的能力。

专业核心课程:

工程制图B、工程力学A、机械设计基础A、电工与电子技术B、能源专业导论、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燃烧学、泵与风机、换热器设计、供热工程、制冷原理与技术等。

本专业招收理工类考生,学制四年,授工学学士学位。

学生参观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学生参观天津中心生态城能源站

学生参观皇明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

专业特色: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口专业,于2013年由教育部批准设置。专业面向太阳能、风能、储能、新能源汽车等热点领域,综合机械工程、动力与电气工程、能源科学技术等学科,以机械学、电工学、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等理论为基础,针对新能源的收集、储运、利用各个环节,培养学生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

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新能源工程及其相关领域,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具备风电、光伏、光热、储能、新能源汽车相关系统的设计及应用能力,能在新能源相关的装备及产品制造、项目规划建设及运行维护、能源综合管理、新能源汽车等部门单位从事研究开发、生产管理、技术服务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经过5年左右的工作实践,具备以下素养与能力:

1.能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具备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有能力并有意愿服务社会;

2.具备新能源转化利用方面的理论基础与专业技能,掌握信息获取、处理与应用的专业知识,能够根据工程实际需要,考虑社会、环境因素及相关政策法规,应用先进技术理论和方法解决行业复杂工程技术问题;

3.具有沟通、交流与管理能力,能作为骨干成员完成工程项目运行和管理;

4.能适应本行业的发展趋势,具有终身学习和知识更新的能力。

专业核心课程:

工程力学、工程制图、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新能源专业导论、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风力发电原理、太阳能发电技术及应用、储能原理与技术、新能源汽车概论、新能源热利用技术、供热工程等。

本专业招收理工类考生,学制四年,授工学学士学位。

专业学生参观中国制冷展

与知名企业共建学生实习基地


机器人工程专业

专业特色:

(1)作为新工科相关专业,是教育部第三批(2017年)备案批准的机器人工程专业之一;

(2)适应国家特别是京津冀地区机器人相关应用行业的发展需求,具有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富创新的专业特色;

(3)融合机械工程、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等多个学科,注重项目实践能力与学术创新能力培养;

(4)实行本科生学术导师制培养,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全方位指导学生成长与学术发展。

培养目标

在跨文化、多学科背景下,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激发创新精神,致力于在国内外高新企业、大型企事业单位与各类科研院所等从事机器人的整机与核心零部件设计与研发、控制系统设计、系统集成与应用、机器人智能感知算法实现等工作,能解决机器人复杂工程问题的复合型新工科技术人才。

培养目标1:能够匹配机器人及相关应用行业的技术发展;掌握机械、电子、计算机及人工智能等专业基础知识;做好是职业生涯规划,并取得阶段性成果。

培养目标2:能够使用现代工具分析、设计和研究机器人产品及系统集成;运用工程管理原理设计、实施机器人工程解决方案,参与解决方案效果的评价并提出改进方案,以满足企业和机构的需求。

培养目标3:能够在跨文化、多学科的背景下,开阔国际视野,掌握沟通技巧;胜任机器人及相关应用行业在系统方案设计、机器人系统集成、机器人技术开发、机器人现场安装、调试与应用维护等工作。

培养目标4:能够具备社会责任感并坚守职业道德规范,全面综合考虑社会、民生、法律、文化等因素;具有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成为机器人及相关应用行业的工程技术人才,并持续自我成长与发展。

专业核心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工程制图、工程力学、电路分析与仿真、模拟与数字电子技术、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器人技术基础、单片机嵌入式系统原理与设计、自动控制原理、机器人驱动与控制技术、机器人机械系统设计、机器人传感器及其应用、机器人系统集成与应用、图像处理与机器视觉、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机器人创新设计。

本专业招收理工类考生,学制四年,授工学学士学位。

 

学生参观相关机器人公司、参展世界智能大会等

学生参加工业机器人工程实训


智能制造工程专业

专业特色:

天津理工大学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服务于制造强国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顺应国家智能化、自动化、网络化和绿色化发展趋势,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高端技术应用能力的高级人才。

本专业是跨学科、跨门类、前沿性、综合性发展的“新工科”专业,实践教学资源丰富,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与企业共建多个实践教学基地,为智能制造工程人才的培养与成长搭建广泛的创新平台。

本专业秉承“培育领先、激发创新、强化实践、校企共培”的教育理念,构建了新的培养方案、素质内涵和目标要求,涵盖多元化赋能技术与新质生产力,学科交叉、领域融合特点十分鲜明。通识教育课程先行,学习机械工程、电气电子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人工智能等基本理论知识,激发学生广泛兴趣,建立复合型知识培养体系;理论与实践课程结合,以机械制造为基础,融合机、电、信息技术,开展校企融合与项目制课程,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满足个性化培养,开设特色选修课程(制造装备与控制类、工业传感与物联类、智能检测与决策类、校企共建类、学术创新类)和个性化选修模块,打造学生个性化专业发展空间。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学生就业前景广阔,是适应未来智能科技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具备智能制造装备和智能产品设计制造、工程开发、科学研究以及生产管理等能力素质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及相关行业和新工科发展的需要,掌握机械、电气与电子、大数据与云计算、人工智能及物联网等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在智能制造领域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技术应用能力,从事智能制造装备和智能产品的设计制造、工程开发、科学研究以及生产管理等工作,培养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团队精神和国际视野的智能制造领域应用型高级人才。学生毕业后经过5年左右的工作实践,具备以下素养与能力:

1.能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具备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有能力并有意愿服务社会;

2.掌握智能制造工程相关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具备智能制造装备和智能产品设计制造、工程开发、科学研究以及生产管理等的理论基础与专业技能,能够根据工程实际需要,考虑社会、环境因素及相关政策法规,运用科学理论和方法,并使用现代工具,解决行业复杂工程技术问题;

3.具有沟通、交流的能力,能作为骨干成员或带领团队完成工程项目运行和管理;

4.能适应本行业的发展趋势,具有终身学习和知识更新的能力。

专业核心课程:

工程制图、工程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系统设计、控制工程基础、图像处理与机器视觉、人工智能原理及应用、智能机器人技术、智能制造与数控技术、大数据与云计算、物联网技术及应用、智能工厂、智能制造系统集成及应用、智能产线虚拟仿真课程设计、智能制造工程实训。

本专业招收理工类考生,学制四年,授工学学士学位。

学生实习

学生参观智能制造相关公司

学生参观世界智能大会

    TOP